幼儿园大班教案(必备10篇)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认知目标
让幼儿爱吃常见的几种营养价值高,但有特殊味道的蔬菜。
了解几种蔬菜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,初步培养幼儿不偏食的良好习惯。
积极的参与活动,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。
活动重点
引导幼儿不挑食,爱吃蔬菜活动难点让幼儿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
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:生活区初步了解过各种蔬菜
物质准备:
胡萝卜,芹菜,香菇和蒜头
活动过程
活动过程1、引发兴趣,了解四种特殊味道蔬菜的名称
(1)今天,我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,这些小客人经常在我们的饭桌上出现,来看看它们是谁?
(2)依次出现:胡萝卜,芹菜,香菇和蒜头,启发幼儿与蔬菜宝宝互相问好。
(3)小朋友,你们喜欢这些蔬菜宝宝吗?我们用小鼻子去闻一闻它们身上有什么味道。(幼儿四散闻一闻,教师问幼儿:"你闻到了什么味道?")小结:小朋友都用鼻子闻了闻,知道这些蔬菜都很香,但每一种菜的香味都不一样,你们喜欢吃这些菜吗?
2、让幼儿了解四种蔬菜的营养价值
(1)教师:这些蔬菜宝宝经常到我们的饭桌上来。有的小朋友喜欢吃,有的不喜欢,它们可喜欢小朋友了,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?
(2)一边看实物木偶表演一边提问,让幼儿了解四种蔬菜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。
胡萝卜宝宝说:"我是胡萝卜宝宝,小朋友要和我做朋友,吃了我以后,我们的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。"胡萝卜宝宝刚说完,香菇宝宝跑上去说:"我是香菇宝宝,我身上有许多的营养,吃了我,身体会更加健康"。芹菜宝宝也抢着说:"我是芹菜宝宝,小朋友吃了我以后,就可以天天大便了"。蒜头宝宝头抬一头说:"可别忘了我,吃了我以后,我们就少生病。"教师边看边提问:吃了胡萝卜宝宝,我们的眼睛会怎样?吃了芹菜宝宝,会怎样?香菇宝宝身上有什么?吃了香菇宝宝身体会怎样?吃了蒜头宝宝,会怎样?小结:我们知道了这些蔬菜有许多营养,经常吃,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。
3、幼儿品尝四种蔬菜,鼓励幼儿吃完。教师:你们看,胡萝卜宝宝,香菇宝宝,芹菜宝宝,蒜头宝宝又到班上来了,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吧。鼓励幼儿用牙齿咀嚼食物。
反思:
本次教学活动,也作为我们小班行为跟进式的研讨课。在第一次的`教学活动后,我们小班组的全体老师都帮我出谋划策,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,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,整个教学活动也比较流畅。
总之,通过这次教学活动,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。要上好每一堂课,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,在今后的教学中,自己要不断的努力,不断学习,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
1.使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,理解保护色的作用。
2.通过观察,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
Ppt课件:动物保护色
幼儿园课件
活动过程
一、图片引入,激发探究兴趣。
出示图片小狐狸
教师:小狐狸找不到朋友了,小朋友能帮助找一找吗?
小狐狸为什么会找不到呢?
请用“我在xx地方找到了谁”表述。
二、交流、探究
课件演示
1.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的地方,你发现了什么?
(幼儿回答后小结)
像斑点蛙等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,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。
2.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呢?
小结: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,
以此来隐蔽自己,不让敌人发现。
3.课件演示,逐一出示图片
认识这是什么环境,在草地、海洋、森林、沙漠中有些什么动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?
请小朋友观察后和同伴交流。
小结:小朋友真聪明,交流了许多动物的保护色,动物世界很神奇,
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,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,有的.动物的保护色更神奇。
4.课件演示:紫色的蟹蛛
在这个图中你发现了什么?谁能说说为什么很难看到蟹蛛?
教师适当小结。
三、提升、扩散。
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,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,
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?
活动延伸
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迷彩服?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:
1.学会歌曲内容,并能分声部演唱。
2.对分声部演唱歌曲的形式感兴趣,并能感受此形式演唱歌曲的美。
活动过程:
1.带幼儿到大音乐教室进行唱游活动,通过复习歌曲感受回音效果。
2.教师将歌曲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。
3.两名教师有感情地范唱,请幼儿体会歌曲的回音效果。
提问:哪一位老师唱的`是回音?为什么?
4.学唱歌曲。
(1)全体幼儿跟唱2-3遍后,齐唱。
(2)幼儿熟悉旋律后,可分成两组:一组原音,一组回音,进行试唱。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原音与回音的关系(原音先出现),两组相互配合,启发幼儿思考原音与回音音量大小的不同。(回音轻)
(3)握歌曲的特点后,可轮换角色演唱。
(4)启发幼儿加入喊的动作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【活动目标】
1、激发探索光的兴趣。
2、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。
3、能大胆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,并尝试用符号记录。
4、在活动中,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。
5、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,体验游戏的愉悦。
【活动准备】
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,并学会使用:各种颜色的布、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;“我的新发现”记录图、彩色笔、标志符号;一段舞台灯光视频、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导人活动:出示电筒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
提问:小朋友们。这是什么?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?
二、第一次自主探索。(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、彩色纸后,光颜色的变化。)
1、看一看,摸一摸,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?(各种颜色的布、纸。 ……此处隐藏2535个字……
1、哨子一个,大红苹果卡片若干。
2、自制帽子若干
活动过程:
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,慢跑一圈,指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动作。
1、导入游戏小朋友们,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,它的名字叫 "传帽子",我们今天要看看那位小朋友表现最好,今天老师就奖励给他一个红红的大苹果,给幼儿出示大苹果卡片。你们可要好好的参与啊!!
2、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,并和部分幼儿一起模拟表演其他幼儿认真看。
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,排成八字形,各行派头的幼儿前面有10顶帽子,游戏开始后,各行派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,后,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头上把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,后面的幼儿以此传下去。当第一名幼儿帽子被摘下后,他马上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顶帽子,同样依次传下去,直至10顶帽 子传完为止,传得快的小组为胜。
3、开始游戏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,以老师的口令为信号,游戏开始。幼儿紧张而忙碌起来,看到帽子快速而紧张的在幼儿手中传递着,孩子们也充斥在游戏的氛围中。
活动反思
幼儿都非常喜欢传帽子这个游戏,在游戏中,感受了大家一起努力,大家一起做游戏的氛围,并且都在为本小组的胜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。在这个游戏中,幼儿学会了集体合作,理解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。也进一步获取了游戏的快乐,锻炼了自己的自信心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的:
1、认识各种不同质地的布。
2、了解布的用途。
3、尝试用布进行创作。
活动准备:
1、收集各种不同质地的小布块。
2、课件。
3、提供针、线、颜料、笔、棉签等材料。
活动指导:
一、认识各种不同的布。
1、观察交流,引导幼儿比较布的不同质地。
2、组织讨论:这些布有什么不一样?
3、分类
二、了解布的用途
1、组织讨论:布有什么用?
2、观看课件,进一步了解布的用途。
三、分组创作。
1、布贴画:提供各种碎布、彩笔、胶水,让幼儿剪贴画。
2、布画:提供棉签、各色颜料、布,让幼儿在布上进行创意画。
3、染布:提供碎布、颜料,让幼儿尝试染布。
[活动反思]
本次活动目标定位恰当,整个目标不仅体现了领域的整合,还注重了认知、情感、态度三维的整合。本次活动教师主要是通过设置三个环节来完成活动目标。例如通过第一环节的'活动完成目标一:认识各种不同质地的布,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。在活动中,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氛围,提供充足的时间、空间和材料,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自由地探索各种不同质地的布,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;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引导幼儿进行布料的分类和数数,渗透了科学领域。在第二个环节中,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看课件,进一步了解布的用途。在这个环节中,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,使幼儿对布的多种用途的认识更加深入和透彻,幼儿思维得到拓展。在最后的环节中,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尝试用布进行创作,让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。
纵观整个活动过程,教师课前准备充分,能为幼儿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,使得每个幼儿都能积极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;教师的指导语简洁,富有启发性,教态亲切自然、与幼儿之间的配合比较默契;幼儿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。虽然活动的开展还算比较成功,但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,例如在组织幼儿讨论“布有什么用?”时,可能是因为借班上课,幼儿不适应教师的提问方式,部分幼儿回答的内容是布的功能而不是布的用途,但这时教师未能及时深入引导,使幼儿对布的用途回答能更加完整、全面,在这个环节中感到比较遗憾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活动目标
1、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,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,锻炼腿部力量,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、灵敏性。
2、喜欢参与体育活动,遵守游戏规则,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。
3、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,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,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。
4、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5、喜欢参与游戏,体验。
活动准备:
1、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、单脚跳的方法。
2、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。
3、录音机、磁带、小红旗一面。
活动过程
一、 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,(高人走、矮人走、脚尖走、脚跟走、脚内外侧走等)
二、合作探索,尝试练习
1、师:小朋友,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,请小朋友想一想,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?
(幼:单脚跳、双脚跳、跨跳、分并腿跳、单双脚交替跳等。)
2、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。(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,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,学会商量合作、交往,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。)
3、教师小结: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。
(1)师: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?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?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。
(2)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?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?
4、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弹跳的技巧,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--2次。
(1)讲解连续跳的方法、技巧、规则和安全事项: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,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。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,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。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,逐格跨跳到终点。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,逐格单双脚交替跳。跳跃时,要求跳到格子中间,不能踩到边缘线。
(2)幼儿玩"跳格子"游戏,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.过程中不踩边缘线。
三、 游戏:"争夺红旗"
1、玩法: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,完成四种方法,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。
2、规则:"跳房子"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,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。一种跳法完后,依次从旁边绕开,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。
3、幼儿开始比赛。
4、教师小结比赛情况。
四、结束
幼儿擦汗,随音乐做放松运动。
五、活动延伸:
在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练习跳房子游戏的多种玩法。
活动反思:
幼儿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,对游戏充满了好奇感,十分感兴趣。幼儿由于自身能力发展所限,少部分幼儿身体平衡掌握较差,在单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,经常出现双脚着地或是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。针对这种情况,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。对于平衡差的幼儿,除了用言语鼓励外,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,教师也在一旁进行保护行进。在反复多次的游戏后,孩子对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时,再加大难度,以达到游戏的要求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