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幼师资源 > 幼儿教案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

时间:2024-09-13 10:19:08
【热门】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六篇

【热门】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六篇

作为一名教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:

1、 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,理解歌词,并初步学唱《欢迎歌》。

2、 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,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。

3、 在进行表演时,能和同伴相互配合,共同完成表演。

4、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,发展幼儿的表现力。

活动准备:

1、经验准备——知道不同小动物的主要特征。

2、物质准备——《三只熊》PPT。

活动重难点:

愿意参加唱歌游戏。

听辨不同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引入

1、 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?让我们走近看一看。

2、 原来是三只熊的家,他们是谁?(熊爸爸、熊妈妈、熊宝宝)。

3、 今天它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,准备要开个生日餐会,想邀请许多朋友来参加。我们也一起去吧。

二、朋友来做客

(一) 小兔来了,熊妈妈来迎接,让幼儿感受旋律,初步熟悉歌词。

1、“哎,有个小动物也想去,是谁呢?!”(点出“小兔” )

“我们和小兔一起去三只熊的家吧。”(引导幼儿学小兔跳)。

“三只熊的家到了。”

“门上还有个门铃呢。”引导幼儿一起按门铃。(播放熊妈妈的声音)

2、 “是谁唱着欢迎歌来欢迎小兔的?”(幼儿猜猜讲讲)

(打开门,出现熊妈妈)“原来是熊妈妈。”“跟熊妈妈打个招呼吧”。(“熊妈妈你好!”)

3、“熊妈妈唱的真好听,声音柔柔的,我们请熊妈妈再来唱一遍吧。”

4、再欣赏一遍熊妈妈的歌。

提问:刚才熊妈妈唱了什么?是怎么唱的?(教师重复歌词)

“谢谢熊妈妈的歌!”

(二)小鸡来了,小熊来迎接,幼儿初步跟唱。

1、“叽叽叽,叽叽叽,这是谁来了?”(小鸡)“来了几只小鸡呀?”(两只)

2、我们带小鸡一起到三只熊的家去吧。跟着老师学做小鸡的律动。

3、 小鸡也来按门铃了。(播放小熊的歌声)。“是谁在唱欢迎歌迎接小鸡呢?”(出现小熊)。引导幼儿和小熊招呼。小熊的声音跟我们小朋友的声音一样可爱,我们也来跟着小熊唱欢迎歌好吗?(引导幼儿随着录音跟唱,学小熊唱歌)

4、小熊说:“小鸡请进,请坐”。

(三)小鸭子来了,熊爸爸来迎接。

1、“瞧,有一群可爱的小鸭也来了”。“小鸭子走累了,坐下歇歇。”

2、“我们来按门铃,听一听这次是谁来开门。”你怎么知道是熊爸爸。“原来熊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粗粗的,低低的。

(四)一起唱歌

“熊妈妈唱得歌是柔柔的',熊宝宝唱得歌是稚嫩的,熊爸爸唱得歌是粗粗的低低的。那我们小朋友喜欢怎么歌声呀?”

“我们一起和三只熊来欢迎今天参加生日会的小动物吧”

活动反思:

在出示小兔的时候我们,我们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出现,如“耳朵长又长,爱吃萝卜爱吃菜,蹦蹦跳跳真可爱。”按门铃的时候,教师可以提醒一下,动作可以做得更优美一些。小鸡出示的形式很好,和小兔的有所不同,但是噱头还是不够,教师的肢体语言还要再夸张一点。让宝宝们学唱的时候可以模仿熊爸爸、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声音,这样也能更好地完成活动的目标。

托班的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是孩子开心,孩子在玩乐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本领。托班对于每个孩子的语言都是要有小结的,而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及时地表扬她们。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教师要多表扬,多鼓励。学唱的时候我让孩子唱的还是比较少,还是需要多唱,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演唱,以达到目标。

小百科:欢迎指高兴地迎接,诚心希望;乐意接受。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

一、设计意图

孩子们有了学习语言的天赋,尤其是3—6岁的孩子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,但幼儿园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英语兴趣,为其终身的语言建构发展奠定基础。根据大班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,设计了本次活动,在活动设计中,充分从幼儿实际出发,以幼儿的兴趣着手,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英语。

二、活动目标

1、能在游戏活动中大胆表现自我并初步使用基本礼貌用语进行对话。

2、能在玩中学会新授知识并根据示范领会教师意图。

三、活动准备

图片:小鸟、猫、兔子、stickers

四、活动过程

(一)Greeting

1、T(教师): Hello! Good morning,boys and girls。

K(孩子):HELLO! MISS LUO!

2、根据幼儿做出的`反应继续引导:

T(教师): How are you ? (你好吗?)

K(孩子):FINE , thanks! (很好啊,谢谢)

3、跟我做律动《hello, hello, how are you》。

(二)learning

1、引导幼儿学习小鸟 bird,猫 cat, 小兔子rabbit。

此环节教师拿一袋子,里面装有图片,请幼儿来摸,并告诉大家,自己拿出的是什么图片。

神秘的包,会给幼儿带来很强的好奇感,目的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。引出三种动物bird、dog、rabbit。

T(教师): 今天还有三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班做客呢,看看他们是谁呢?逐一引出三种动物bird、dog、rabbit。(新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发音)

2、闪卡游戏:及时巩固刚刚所学知识并给予幼儿及时鼓励。

3、请幼儿戴上头饰

4、出示三张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,猜猜他们的家在哪里?

T(教师): 孩子们,小动物要回家了,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,NOW READ AFTER ME。 BYE BYE ,bird/ cat /rabbit.

K(孩子):BYE BYE ,bird/ cat /rabbit.

(三)ENDING

孩子们,小动物回家了,我们也得回家了,我们一起说:bye—bye。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搭上火车有序的离开教室。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

活动准备

1、陕西方言版动画片《猫和老鼠》片段

2、掌上图谱

3、歌曲CD

4、多媒体设备、钢琴

活动目标

能够结合掌上图谱记忆歌词内容。

认真倾听,遵守游戏规则,体验与同伴合作边唱边玩的快乐。

感受陕西方言歌曲的风格特点,尝试用自然的'声音演唱歌曲。

活动过程

1、方言问好,初步感受陕西方言特点。

(1)、教师自我介绍。

(2)、学说陕西方言:嘹咋咧1

2、幼儿观看陕西方言版动画片《猫和老鼠》片段。

(1)、幼儿观看动画片。

(2)、找出不同点:找到了吗?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?

3、教师讲故事,引出歌曲。

4、幼儿学唱歌曲。

(1)、教师范唱歌曲。

①清唱一遍。

②提问歌词内容并解释歌词中陕西方言的意思。

学说陕西话:老鼠、二半夜、吓、克里马擦

③教师再次演唱歌曲,鼓励幼儿跟唱。

(2)、利用掌上图谱学唱歆曲。

①引导幼儿说出掌上图谱内容

②幼儿戴掌上图谱演唱。

A在教师提示下边唱边玩。

B幼儿再次看图谱演唱。

(3)、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学玩双人游戏。

①介绍游戏玩法。

②幼儿游戏。

A双人边唱边游戏两边。

B集体游戏一遍。

(4)、游戏:抢房子,

A幼儿摆椅子。

B介绍游戏玩法。

C进行游戏两遍。

(5)、给歌曲起名字,并用方言学说歌名。

用四川、陕西话说:猫和老鼠。跟听课教师互动,教大家学用陕西话说“猫和老鼠”。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

活动设计意图:

《新纲要》指出:在艺术活动中“要尊重幼儿个人的意志,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”。大班幼儿节奏感较强,而《萝卜谣》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,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。这首节奏儿歌简单、明快,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,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,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,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。

活动目标:

1、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,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有趣、诙谐的特点,提高幼儿音乐节奏能力。

2、学习自编节奏词,体验创编的乐趣。

3、乐意参加音乐活动,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。

4、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,能听着音乐游戏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打击乐器若干。

2、多媒体课件。

活动重难点分析:

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课件引出节奏儿歌。

故事:有一只兔子叫跳跳,它呀最爱吃萝卜了,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,它来到菜地拔萝卜|拔萝卜|拔拔|拔0|,回到家打开水龙头,跳跳洗萝卜|洗萝卜|洗洗|洗0|,洗干净了,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|切萝卜|切切|切0|,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|炒萝卜|炒炒|炒0|,不一会儿,萝卜就炒好了,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|吃萝卜|吃吃|吃0|。

二、请幼儿一起说儿歌,并配上自编的动作。

1、这个故事有趣吗?哪些地方有趣? 拔萝卜|拔萝卜|拔拔|拔0| 洗萝卜|洗萝卜|洗洗|洗0| 切萝卜|切萝卜|切切|切0| 炒萝卜|炒萝卜|炒炒|炒0| 吃萝卜|吃萝卜|吃吃|吃0| 2、幼儿分成四组,分别是“拔、洗、切、炒”最后大家一起说“吃萝卜”,边说边做相应动作,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。

三、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。

1、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,边说儿歌,边按节奏齐奏。

2、幼儿分成四组,每组按“拔、切、洗、炒”打节奏一次,最后一句“吃萝卜”一起打节奏。

四、自编儿歌节奏词。

1、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?

2、幼儿自编节奏词如:踩高跷|踩高跷|踩踩|踩0| 蹦蹦床|蹦蹦床|蹦蹦|蹦0| 拍皮球|拍皮球|拍拍|拍0| 敲小铃|敲小铃|敲敲|敲0|等 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。

3、快乐大比拼活动:自编节奏词串联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,比一比谁能得冠军。

请小朋友把自编的节奏词串联成句,如:刷牙齿|刷牙齿|刷刷|刷0| 背书包|背书包|背背|背0| 乘汽车|乘汽车|乘乘|乘0| 看谁编的多,就能夺得冠军。

五、活动延伸:

提供给幼儿一个新节奏,请幼儿自己创编节奏词,下次再参加快乐大比拼。

活动反思:

在本次的新教师会教中,我选择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《萝卜谣》,这是一节以乐器敲打节奏为主线的课程。之所以选择了这一类型的音乐活动,是因为在我们班有许多数量的原来保留下来的乐器资源,但之前幼儿却很少接触节奏及乐器的教学,于是,我希望通过这节课,能让幼儿体会到乐器节奏所带来的乐趣。

纵观整个活动,主要分成四个环节来完成:音乐图片,引出儿歌——学习儿歌,巩固节奏——运用乐器,表演节奏——小组合作,创编节奏。从目标的完成度来看,尤其是最后的难点环节,幼儿还是磕磕绊绊地创编出了自己的节奏类型,但同时,我也对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以下几点反思:

一、整体安排欠紧密,时间拖沓

整节课的教学时间足有四十分钟,远远超过了大班的上课要求,总结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过多,安排不够紧凑。其实这个简单的节奏幼儿已经能够很快掌握,在实施中可以适当地根据进度减少练习次数,同时,创编节奏词这一环节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巩固节奏的作用,幼儿只是模仿性地将后面的名词进行了改动,而不能自己拓展性地创编出新词,或许可以将这一内容省略。并且,最后的小组创编环节由于细则没有说清楚,操作时也浪费了不少时间。

二、提问无创意,语句啰嗦不够精炼

活动中,幼儿对问题的回答一直是处于比较平淡的兴趣状态,尤其在其中一个提问环节还犯了一个大错误。请幼儿操作的要求应该是:幼儿分小组进行讨论创编,每一个动作的词上可以编配哪些不同的乐器。但由于事先没有充分地将每一个问题进行揣摩研究,而导致了这一提问的失误,越想表达清楚却又表达不清楚,还拖延了操作时间。在幼儿编配时,我发现大家还并不是非常理解,有些只是模仿黑板上的编配,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操作。

三、细节处理不够周到、到位

原先我所安排的`座位是按乐器分块的集中半圆形,但上课前经李老师的提点,才临时将座位安排成了前两排,后一排的形式,由于位子和场地的变换,让幼儿在分组时出现了一些凌乱的状况。其次,三角铁是较其它两种复杂一点的乐器,它需要一根绳子吊起来,手拎绳子敲打出来才有动听的效果,之前我虽然也有让幼儿练习,但大家可能没有养成一种习惯,到了实际的演奏时,则又忘记了正确的方式,不过,我也没有及时给幼儿提出纠正,而只顾及到上课,让三角铁的演奏没有达到较佳效果。

希望通过这一次的会教及反思,能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及收获宝贵的意见,在今后的执教中学以致用。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

活动目标:

1.能用自然的声音、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,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、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。

2.学习并理解休止符;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。

3.积极参与活动,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。

4.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。

5.熟悉歌曲旋律,为歌曲创编动作。

活动准备:

节奏图(下面有马路和小树);画有背景的图片;鸭子小图片若干;数字2.4.6.7.8;移动小鸭子一只;红绿灯;红圈一个(贴在手掌心)。

活动过程:

1.节奏激趣。

(1)出示红绿灯:这是什么?分别表示什么意思?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?

(2)出示节奏图,学习并理解休止符。(∣●●●●●∣●● ●●●●∣●● ●● ●●●∣●● ●●●●∣)

教师:我走在马路上,心里真高兴,看到绿灯走走走,看到红灯停下来。

鸭子边走边叫,怎么叫的?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。

(3)学习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∣●●●●●●∣。

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,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。

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,表现节奏。(咕嘎)

2.“数鸭子”游戏。

(1)出示图片: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,还来了许多鸭子。我们现在来玩“数鸭子”游戏。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?

教师:门前大桥下,游过一群鸭,快来快来数一数,一共有几只?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。幼儿答:一共有2只;

教师继续问:门前大桥下,游过一群鸭,快来快来数一数,一共有几只?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。幼儿答:一共有4只;

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、1只、1只鸭子,幼儿快速作出反应。

(2)提炼归纳:老师是怎么问的?数到了几只鸭子?

3.结合节奏图学习说白,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。

4.随琴声学习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。

5.继续“数鸭子”游戏。

(1)教师:又有小鸭子游来了,数数有多少?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,问:现在有几只?

(2)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。

(3)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。

6.完整学习演唱歌曲。

7.师幼共同小结歌曲的特点。

8.师幼共同创编动作,边唱边表演。

活动延伸:

1.学习二声部演唱,体验和声之美。在演唱部分的乐句末加上“嘎嘎”,分组演唱。

2.学习歌曲的第二段。

3.欣赏其他的说唱歌曲。

活动反思:

教具设计巧妙,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,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,浅显易掌握;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,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,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,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,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。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,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,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,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。

活动的'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。教师通过红绿灯、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,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,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。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,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,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。整堂课以游戏贯穿,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,难度也逐步加深,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。

活动需改进的地方:课前没与幼儿接触,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;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;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,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,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。

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

活动名称:数蛤蟆(大班音乐活动)

活动目标:

1、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,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"蛤蟆",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、眼、腿,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。

2、初步掌握歌曲的'旋律,提高幼儿演唱技能,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(耳听旋律、眼看画面、嘴说歌词、身体动作)来感受歌曲的内容,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。

3、教育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小动物。

活动重点:在熟悉歌曲之后,能够会表演。

活动难点: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。

活动准备:环境布置(池塘),青蛙头饰,录音机,磁带,课件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开始部分

1、谜语引出-主题"青蛙"。

2、听音乐做模仿动作,进入活动室。

二、基本部分

1、问话方式。

2、欣赏、示范、表演、比赛。

3、欣赏青蛙的演变过程。

4、观看青蛙怎样捉虫从而进行品德教育。

结束部分:幼儿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尽情的玩耍、捉虫等,自然结束本节课。

《【热门】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锦六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